04
相关资讯
与青春期孩子做朋友
孩子在2岁之后,自我意识开始萌芽,明确意识到“我”的存在,也意识到“我”的想法、愿望,以及与他人的不同,他们就会通过自己的行动来体验自己的独立,并且在这个过程中,证明自己是可以独立的。
有一个词“terrible twos”(可怕的两岁),就是形容这个叛逆期的孩子。你会发现本来乖巧、软绵的孩子,开始变得“讨厌”、不听话。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情,就是喜欢在父母要求自己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说“不”。
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,建议父母们适当地采取“冷处理”,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,因为不满足而产生的情绪,让他们充分释放和发泄后,再过去安抚和解释,千万不要硬碰硬。等孩子情绪平静了,再让孩子明白,你不满足他们,是有原因的,这时候再慢慢讲道理才会有用。
另外,还保持好的心态,合理满足孩子的要求,并坚持原则。
有一次,和一个朋友吃饭。她三岁的女儿,看到别人饭桌上有饮料,就哭闹着也要喝。朋友告诉孩子:“因为你这几天咳嗽,所以不能喝。”
要求一被拒绝,她就开始大哭,甚至还扔了手中的勺子。
朋友也不着急,把勺子捡了起来,把孩子抱过来,用手拍着她的后背给她安抚。
过了一会,孩子的情绪开始平复了。朋友给孩子擦擦眼泪说:“妈妈知道你特别想喝饮料,可是现在咳嗽了,如果喝了饮料,回家得喝更多苦的药。等你咳嗽好了,妈妈就给你买草莓味的饮料。”
孩子哭闹多是因为“挫败感”——妈妈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。如果这时候一味地责备孩子,非但不会让孩子屈服,还会让没面子的孩子变本加厉。
如果此刻采取共情的功能,让孩子释放一会负面情绪,然后抱着他,安抚他,并从孩子的角度去看、去想、去理解这件事,那么孩子会认为虽然自己的目的没达到,但是父母仍然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,仍然是爱自己的,那么这样的孩子即使偶尔叛逆,也不会被养成太恶劣的情绪和行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