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4
相关资讯
如何做包容的父母
父母如何避免孩子出现心理问题?
一、有远见的父母,都懂得好好说话。
孩子的大脑具有可塑性,父母越是经常鼓励和赞扬孩子,孩子就会越自信。相反,父母越是经常贬低孩子,孩子越不自信。
西班牙神经心理学家阿尔瓦罗·毕尔巴鄂在《孩子的大脑:智商与情商的真相》里提到,孩子的大脑会把父母对他们的描述保存在大脑中一个叫作“海马体”的部位中,这个部分负责储存关于世界和自身的所有知识,他将影响孩子在生活中做出的每一个决定。
简单地说,就是你给孩子贴什么标签,孩子的大脑就会控制孩子按照你的设定去行事。
如果你经常对孩子说“你是勇敢的”“你很有创意”等一类积极的语言,那么孩子就会按照你给她的设定去行事。同样的,当年经常说孩子是自私的、胆小的,那么孩子也会按照你的设定去行事。
伊丽莎白·卡多赫在《她世界:一部独特的女性心灵图鉴》一书中指出,父母声音的语调、用意、词语的选择,甚至是说话的姿势都至关重要。
在亲子沟通中,语言的重要性仅占8%,语速和语调占38%,而表情和动作却占了58%。即使你什么也不说,孩子也能从你的表情和动作里看得出来你是否认可他。
因此,我们期待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,就要使用积极肯定的语言,同时注意我们语速、语调、表情和动作对孩子的影响。
除此以外,我认为多学习育儿知识,并运用到实际当中,为养育身心健康的孩子而努力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。
二、使用积极的语言,注意自己的语气和表情
父母好好说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正如《她世界:一部独特的女性心灵图鉴》里所说的,“我们的至亲之人说的话分量甚重,他们影响着我们对“自我”的定义,进而影响我们为人处事的原则和做选择的方式”那样,每个孩子的未来,都藏在父母的嘴里。
三、学会倾听孩子,给孩子无条件的关注和爱
听比说更重要,倾听孩子,看见孩子心底的真实需求,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,是父母需要学习的一项技能。
邹璐在《亲子沟通密码》给了我们打开了解孩子内心需求大门的钥匙,那就是——重复式倾听、同理倾听、纵贯式倾听。
如果你总是在孩子说话时习惯性打断他们,急于给建议,孩子不仅不会记住你说的,还会启动防御机制遮掩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。
倾听孩子,不需要我们给他们建议,更不需要给答案,只需要做好听和问就够了。
带着我们的体贴和关心,跟着孩子的感受,去体会孩子喜、怒、哀、乐,以及想法和需求。
这种倾听方式的核心是同理心,是我们对他人的感情抱有的一种开放的态度,把自己的评价、建议搁置一旁,先让对方把话说完。
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到自己被尊重,被理解,自己的需求被看见,而自己值得被父母关注和爱。
当一个儿童受到的关注是无条件的、开放的、好奇的和积极的,他便得以保留其“真实的自我”,并在其引领下走向自我实现的道路。——《她世界》,伊丽莎白·卡多赫,安娜·德·蒙塔尔洛
无论成功或失败,父母都无条件地爱孩子的时候,孩子在父母持续的积极关注下,才会不断增强好奇心、自信和创造力,才会以积极的态度审视和对待自我、接纳自我,并保有独立性和自尊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