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4
相关资讯
如何做明察的父母
根据最新数据显示,14-18岁青少年抑郁高风险比例达7.7%,亲子关系不良、校园霸凌、陪伴缺失、学业压力、完美主义、竞争激烈、游戏成瘾、沉迷手机等因素,一方面,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愈发严重,自杀事件频发,另一方面,确诊患者却常常被污名化成"矫情"、"叛逆",造成社会面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呈"困兽之斗"。
针对现在愈演愈烈的“叛逆”少年,让很多的家长倍感煎熬,束手无策。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的与青春期叛逆的孩子相处。孩子也就想封闭了与家长沟通的大门“油盐不进”。小编从事青少年训练营多年,每年遇到大量的家长都在同一个问题上束手无策,孩子“叛逆”的问题真的成为家长最为“头痛”的一件大事。
此时我们家长要明确一点,叛逆期绝非简单的“不听话”,曾经乖巧懂事的孩子,突然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,对父母的唠叨不再顺从,对老师的教导也会选择性接受。他们用倔强的态度、特立独行的行为,宣告着自己想要独立、渴望被尊重的心声。
青春期叛逆期,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,是代表孩子大脑随着年龄的增长正经历着剧烈变化,情绪变化比较多变,使得青少年容易冲动行事。在同学面前与父母顶嘴,哪怕心里明白父母是对的;也可能为追求潮流,穿上奇装异服,不顾旁人异样眼光。
其实青春期叛逆期并非我们家长想的那么“恐怖”,青春期叛逆期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,是视野拓展的开始,是促使孩子们探索自我、挖掘兴趣的启蒙。可以让孩子敢于突破自我,打破常规,走出不一样的人生轨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