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4
相关资讯
叛逆期的教育智典
1、不要过多评价孩子的行为。过多的关注反而会起到强化的作用,所以,平时避免让孩子过多地听到大家对他“打人”“咬人”行为的谈论,也不要给孩子冠上“小霸王”之类的绰号。要多关注孩子的细微变化,当他有“打人”“咬人”的倾向时,就要及时干预制止。
2、缺失父母陪伴,或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都忙于工作,忙于生计,或忙于刷短视频,忙于追剧,什么都忙,就是没有时间陪伴孩子。有的父母委屈:“我管他吃,管他喝,给他买衣服,接送他上学,天天围着他,这还不够?”不够!也许对于小婴儿来说,贴身照顾就可以了;但是随着孩子越来越大,思想意识越来越强,他需要的就不再是单纯的吃喝照顾,还有精神上的支持和陪伴。
3、很多孩子都是因为家长的过度溺爱,让孩子觉得他是老大,什么事情都要围着他转。现在的家长在关爱孩子的时候都没有进行良好的教育,导致孩子在长大后出现很多的坏毛病。有时候孩子说什么家长都会满足,等到孩子长大后愿望也变得越来越无法实现了,孩子便会觉得父母不好,便会出现动手打父母这种情况。
4、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。孩子叛逆常常出现在个人领域,比如从来不叠被子,上厕所看手机……孩子觉得这些是自己的事情,但父母则认为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小编提醒大家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主导权,青春期是孩子探索主导权重要的阶段,家长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。
5、很多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方式不正确,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加重。要学会与孩子有效的沟通。什么是有效沟通?顾名思义,有效沟通就是双方能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,知无不言言无不尽,达到思想上的统一。如果用争吵的方式来沟通,这显然是不正确的。所以,在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,要讲究一定的策略,既不能妥协,也不能高高在上,要与孩子平等的对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