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4
相关资讯
如何做开明的父母
1、很多家长都认为我们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生活与学习条件,保证孩子衣食无忧,满足了他们各种需求,孩子应该不存在什么问题了。但事实证明,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,比关注孩子的实际行为更重要,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,要多关注孩子对家庭、社交、沟通、舒适感、安全感、成就感等多方面的心理需求,帮助孩子更好地去思考和规划自己的生活与学习,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不断获得共情能力。
2、孩子抗拒上学校,直接强迫孩子去也不可取,家长在这时就要灵活变通,用培养孩子特长的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。比如培养孩子绘画或者让孩子学一项乐器,让孩子适应自己学习,慢慢的也会适应在学校的学习生活。拥有一项特长,在学校也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喜欢,孩子自然的就不会再抗拒学校。
3、四岁孩子不听话,主要是因为孩子正好进入了幼儿叛逆期,对周围的好奇心过于旺盛,什么都想尝试,不愿意听从大人的管教。此时,家长可多和孩子交流。对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,可以一起去探究,满足孩子的探究欲。平时多陪伴孩子,多陪孩子玩耍,比如玩亲子游戏、一起搭积木等,培养感情。
4、父母要找准时机跟孩子沟通,很好是在双方情绪都比较平稳的时候进行沟通,而且要跟孩子讲道理。父母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听不进去,其实,七岁的孩子完全能听懂父母的话,也能分辨好与坏。只要父母坚持给孩子讲道理,孩子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,逐步改变自己错误的想法和做法。
5、现在普遍孩子们的交流都会讨论游戏,小孩子多少都会有点那种孩子的小得意,比如今天我买了什么装备,游戏玩的很好之类的话题,所以导致普遍孩子或多或少会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