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4
相关资讯
让孩子学会爱自己
1、“打人不对,你可以说‘我不喜欢你抢我玩具,我很生气’……”当大人们鼓励孩子说类似“我不喜欢你抢我玩具,我很生气”之类的话,其实也是在帮助孩子思考,触发孩子大脑的理性思维。虽然一开始一两次或多次的提醒似乎没什么效果,但次数多了,孩子会慢慢的懂得,生气的时候可以“说”出来,而不是发脾气或打人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们也会获得了比同龄孩子更理性的思维。
2、对孩子的态度要好,讲解学习的道理给孩子听。当孩子完全不想听父母的话时,父母也不能硬性的逼孩子洗耳恭听,父母就应该先安静下来。等孩子也不说话了,再次温和的告诉孩子人为什么要学习。孩子叛逆不学习不代表孩子就是变坏了。孩子在青春期里性格不是单一的。有时候叛逆也是想得到父母的关注。
3、家长应该深入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。有可能是家庭环境、父母管教方式不当,也有可能是学校、同学等方面的外部原因。家长要与孩子进行沟通,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,了解问题出在哪里,并尝试解决。
4、对孩子过分溺爱,使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,自私自利的不良习惯。从小对孩子过分娇惯,什么要求都满足,无原则的让步,什么好吃的都给孩子一个人吃。一旦不能满足他的需要,大哭大闹,撒泼任性,家长拗不过孩子,虽然自己没有能力达到,也会千方百计满足孩子。慢慢的孩子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,自私自利的习惯。把父母对他的付出看作理所一旦不能满足他的要求,会对父母大吼大叫,甚至拳脚相加,这就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“巨婴”现象。
5、青少年虽然内心渴望独立,但他们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考验。事实上,他们比小时候更需要父母的照顾。这种关怀主要是心理关怀,家长要时刻保持对孩子心理状态的关注,随时为他们化解心理困扰、压力,让他们明白,虽然青春期有些痛苦,但父母是他们最有力的后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