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4
相关资讯
叛逆孩子的心理光
一、分离个体化:不关心孩子的内心想法。
大多家长都处于“我以为”的状态,而不了解孩子真的在想什么,甚至总是干涉孩子的思维,总要孩子顺着他们指好的路走下去,这是让孩子感到最痛苦的地方。
每一个孩子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有机体,而不是单纯的机器和躯壳。当一个有灵魂的人没有自己的思想时,可想而知:他们也不会有自己的思考。家长强迫性的想法只会让孩子对其行为感到越来越反感,甚至于和其作对发生冲突。
二、释放攻击性:总觉得孩子的想法不重要。
对于青春期的孩子,他们往往心理都还不够成熟,他们也渴望能得到父母的关爱和理解,所以很多时候总是试探性去亲近父母。然而,每当孩子鼓起勇气和父母说心里话的时候,父母总会先进行一番说教,并摆出一副“我是大人”的架子,然后把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孩子。
所以,最后的结果往往是:只有孩子赞同家长的观点,家长才会听取孩子的想法。否则,家长就会一直说下去,直到孩子被迫接受。这也就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隔阂埋下了伏笔。
三、自尊和面子:没耐心听孩子的话。
?
一个不和谐的家庭肯定存在沟通的问题,即孩子没有办法和爸爸妈妈好好说话。而对于孩子的一些建设性意见,父母也总是认为在无理取闹,好像孩子说的很荒谬,是狡辩、找借口。当然更别说征求孩子的意见,连孩子的解释有时候也懒得听。也正是他们这种不耐烦容易发火的脾性让孩子离他们越来越远。